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合肥华诚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电 话:137-2107-1773
电 话:180-1990-6710
邮 箱:1578196994@qq.com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446号繁华里11幢1703
申报“烟台苹果” 路并不好走
发布时间:2011-12-12 阅读次数:1743
2011年11月29日,“烟台苹果及图”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对烟台市及烟台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大事。作为区域农产品名牌,“烟台苹果”何以夺得中国驰名商标?申报过程艰难情况如何?通过认证的烟台苹果商标图“长相”如何?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对“烟台苹果”再次进行了调查。
绿色烟台造就大红苹果,如此造型是为方便使用
12月8日,记者看到了“烟台苹果”中国驰名商标标识图。整个造型简约大方,黑色的线条勾勒出奇特的苹果造型,核心放着“烟台苹果”四个大字。其中“烟台”为生气勃勃的深绿色,“苹果”为鲜艳的大红色,两种颜色对比鲜明,和谐搭配。
与正常苹果不同,该商标标识图中的“苹果”造型有些奇特,果柄和叶子并非生长在苹果之上,反而含在果实之内。“这种设计有点抽象奇特,主要是为了追求使用上的方便。”烟台市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说,苹果商标标识图以后将贴在每一个烟台苹果上,这样设计有利于标识图像的使用,能省去不少麻烦和时间,也体现了烟台苹果的含蓄与历史的厚重。
“烟台苹果”四个字的颜色选择,有啥说道?“简单来讲是,绿色的烟台造就了大红的苹果。”赵培策说,绿色代表了烟台特有的自然环境,象征了无污染、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红色则指烟台苹果的品质,体现了烟台苹果色泽鲜艳、果面光洁、汁多爽口、肉质松脆、形状端正等品质特征。
申报之路并不顺利
第一次申报失败后,重新准备了近300页申报材料
谈到“烟台苹果”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的历程,年过六旬的赵培策有很多感慨。从烟台市农业局退休后,赵培策放弃了安详舒适的晚年生活,选择了一条对一个老人来说非同寻常的道路。“年纪这么大了,还为了烟台苹果的发展四处奔波,我们都很心疼。”不止一位烟台市苹果协会会员向记者感叹。然而在赵培策的心里,他们更像是“抱团”前进,只为共同的一个“苹果”梦想。
烟台苹果作为一种地域公用型产品,要想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这一殊荣并非易事,申报条件和要求也更为严格。“烟台苹果是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基础上,申请国家驰名商标的。”烟台市苹果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首先整理材料便是一件头疼事。根据相关规定,必须整理出烟台苹果近三年的广告发布情况和经济指标情况。
“其中包括苹果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出口量、农民收入等细微数据。”赵培策说,为了详细地了解整个烟台苹果的种植及市场情况,他不止一次走访相关部门进行查询,甚至精确到每一个乡镇的具体数据。“光整理搜集数据就花费大半年时间。”
材料准备妥当后,2010年烟台市苹果协会便开始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按照层层申报流程,先申报到烟台市工商局商标科,审核通过后由市工商局申报到省工商局,审核通过后才最终申报到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据烟台市苹果协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申报流程非常复杂,等待更是痛苦。
好事多磨,2010年,烟台苹果与驰名商标“擦肩而过”。然而,烟台市苹果协会对于此次申报的失败并没有失望气馁。2011年,赵培策带领会员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申报旅程,重新整理材料,申报材料纸有将近300页。一年当中,光北京,这位老人就跑了七八趟。在得知申报成功的那一刻,赵培策及所有会员都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商标图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烟台苹果”中国驰名商标标识图由赵培策及一位做广告设计的朋友联合打造,造型虽简约,但凝聚着众多人的心血。构思设计过程中,赵培策咨询了协会中的广大会员,相关部门也为此出谋划策。“可以说这个图像是集思广益的结果。”赵培策说,本来他们也准备请专业设计师来设计,但考虑到申报经费的困难,为了省钱,便打消了这个念头。“烟台苹果就应该有属于它自己的路。”
烟台苹果前景展望
据赵培策介绍,目前山东只有两种地域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一是章丘大葱,第二个便是烟台苹果。
“苹果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在全国也只有两个。一是‘洛川苹果’,二是‘烟台苹果’。”赵培策说,相比于洛川苹果,烟台苹果具有更好的地域优势。洛川只是陕西的一个县,苹果产量在四五十万吨,而烟台则是一个更大的地域,苹果年产量在四百万吨。“驰名商标申报的成功,对烟台苹果今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绿色烟台造就大红苹果,如此造型是为方便使用
12月8日,记者看到了“烟台苹果”中国驰名商标标识图。整个造型简约大方,黑色的线条勾勒出奇特的苹果造型,核心放着“烟台苹果”四个大字。其中“烟台”为生气勃勃的深绿色,“苹果”为鲜艳的大红色,两种颜色对比鲜明,和谐搭配。
与正常苹果不同,该商标标识图中的“苹果”造型有些奇特,果柄和叶子并非生长在苹果之上,反而含在果实之内。“这种设计有点抽象奇特,主要是为了追求使用上的方便。”烟台市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说,苹果商标标识图以后将贴在每一个烟台苹果上,这样设计有利于标识图像的使用,能省去不少麻烦和时间,也体现了烟台苹果的含蓄与历史的厚重。
“烟台苹果”四个字的颜色选择,有啥说道?“简单来讲是,绿色的烟台造就了大红的苹果。”赵培策说,绿色代表了烟台特有的自然环境,象征了无污染、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红色则指烟台苹果的品质,体现了烟台苹果色泽鲜艳、果面光洁、汁多爽口、肉质松脆、形状端正等品质特征。
申报之路并不顺利
第一次申报失败后,重新准备了近300页申报材料
谈到“烟台苹果”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的历程,年过六旬的赵培策有很多感慨。从烟台市农业局退休后,赵培策放弃了安详舒适的晚年生活,选择了一条对一个老人来说非同寻常的道路。“年纪这么大了,还为了烟台苹果的发展四处奔波,我们都很心疼。”不止一位烟台市苹果协会会员向记者感叹。然而在赵培策的心里,他们更像是“抱团”前进,只为共同的一个“苹果”梦想。
烟台苹果作为一种地域公用型产品,要想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这一殊荣并非易事,申报条件和要求也更为严格。“烟台苹果是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基础上,申请国家驰名商标的。”烟台市苹果协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首先整理材料便是一件头疼事。根据相关规定,必须整理出烟台苹果近三年的广告发布情况和经济指标情况。
“其中包括苹果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出口量、农民收入等细微数据。”赵培策说,为了详细地了解整个烟台苹果的种植及市场情况,他不止一次走访相关部门进行查询,甚至精确到每一个乡镇的具体数据。“光整理搜集数据就花费大半年时间。”
材料准备妥当后,2010年烟台市苹果协会便开始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按照层层申报流程,先申报到烟台市工商局商标科,审核通过后由市工商局申报到省工商局,审核通过后才最终申报到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据烟台市苹果协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申报流程非常复杂,等待更是痛苦。
好事多磨,2010年,烟台苹果与驰名商标“擦肩而过”。然而,烟台市苹果协会对于此次申报的失败并没有失望气馁。2011年,赵培策带领会员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申报旅程,重新整理材料,申报材料纸有将近300页。一年当中,光北京,这位老人就跑了七八趟。在得知申报成功的那一刻,赵培策及所有会员都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商标图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烟台苹果”中国驰名商标标识图由赵培策及一位做广告设计的朋友联合打造,造型虽简约,但凝聚着众多人的心血。构思设计过程中,赵培策咨询了协会中的广大会员,相关部门也为此出谋划策。“可以说这个图像是集思广益的结果。”赵培策说,本来他们也准备请专业设计师来设计,但考虑到申报经费的困难,为了省钱,便打消了这个念头。“烟台苹果就应该有属于它自己的路。”
烟台苹果前景展望
据赵培策介绍,目前山东只有两种地域农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一是章丘大葱,第二个便是烟台苹果。
“苹果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在全国也只有两个。一是‘洛川苹果’,二是‘烟台苹果’。”赵培策说,相比于洛川苹果,烟台苹果具有更好的地域优势。洛川只是陕西的一个县,苹果产量在四五十万吨,而烟台则是一个更大的地域,苹果年产量在四百万吨。“驰名商标申报的成功,对烟台苹果今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89-5653-9761。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365667427@qq.com。
上一篇:iPad四个字母值101亿元?
下一篇:丹寨“锦鸡舞”申报文化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