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合肥华诚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电 话:137-2107-1773
电 话:180-1990-6710
邮 箱:1578196994@qq.com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446号繁华里11幢1703
最近,以“泥人张”家族传人张宇和他的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泥人张”广告密集出现在天津街头、公交车体、电梯间。与此同时,以“中国梦”为题材的另一家“泥人张”公益广告也遍布大街小巷。
广告上的隔空斗法折射出的是两个“泥人张”长期同台角逐带来的长达15年的商标归属争议。
“泥人张”陷知识产权之争
围绕着“泥人张”的品牌权利争议从未断过,其中尤以“泥人张”家族传承人与第四代传人带出的学生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
在天津古文化街中段一个名为通庆里的胡同里,笔者找到了“泥人张美术馆”。这里是由“泥人张”家族传人设立的私人美术馆,收藏了“泥人张”180 多年来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让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声名鹊起的代表作《余三胜像》。“那些打着‘泥人张’旗号的大头娃娃顶多算是泥人。”说这话的是今年 36岁的张宇,是“泥人张”第六代家族传人。他从父辈手里接过了接力棒,同国有的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打官司长达20余年。
1958年天津市政府成立了由张明山后代等共同参加的国有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其间培养了张氏新一代及非张氏“泥人张”彩塑艺术传人。但在上世 纪80年代张家后人从工作室退休后,工作室独自将“泥人张”申请注册商标,并与家族传人在市场上竞争,这成为了矛盾的根源。
法院裁定使用权共有
根据天津高级人民法院1998年的二审判决,张明山后代中从事彩塑创作的人员和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共同有权在其创作的艺术品上使用“泥人张” 名称,工作室已注册的“泥人张”商标应自行向有关部门申请撤销。在被裁定使用权归双方共有后,双方同台竞争互不相让,工作室本应申请撤销的“泥人张”商标 至今未执行。
近些年,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一直是“泥人张”官方对外交流和展示的主体。该工作室主任傅长圣认为,其设立和培养学生的宗旨是挖掘和推广泥人张彩 塑艺术。而对于品牌归属,他承认“泥人张”商标目前仍归工作室所有,每年仍向工商部门续费;“张家后人曾提出过共有,但是我们没有同意。”而法院此后也未 追究商标注销一事。
尽管两个“泥人张”都是同根生,但工作室去年获得了400多万元的国家扶持,张宇代表的家族传人只得到过1万元的非遗传承人资金。这让本应是“直系”的家族传人颇感冷落。
文化遗产应家族单传还是谁都能学?
为了不重蹈前辈覆辙,张宇选择了不再带徒弟。“泥人张”这门艺术的传承今后将何去何从?“家族父子传承的方式是否有保留的价值,已经成为社会对我 们的考验。但我们要做的是有家族特点的泥塑。”张宇说,家族传人的作品目前全国只有天津一家店面,不开分店,以此同其他各种“泥人张”区分。
但傅长圣并不认可这种家族单传的方式,他认为“泥人张”现在属于一门艺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每个人都可以学、可以做,不仅限于张家后人。当然,如果借此获取经济利益则应受到限制。
双方争论的实质是对知识产权的争夺。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王伟凯认为,“泥人张”的命运正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在商业大潮冲击下演变的一个缩影。很多民 间艺术尽管长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却缺少产品品牌,为日后的品牌之争埋下了隐患。随着民间手工艺、老字号品牌价值凸显,知识产权纠纷可能会愈演愈 烈,急需有关部门明确法律适用。
“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农产品区域性、差异性特征明显,具备打造优良农业品牌的天然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9月4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微博)华在“2014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表示。
一方面是中国千百年来形成了众多的特色农产品,一方面是中国农产品的知名品牌屈指可数。如今,中国农产品开始瞄准品牌建设,业内人士探讨认为,没有农业的品牌化,很难说农业实现了现代化,而机遇就在眼前。
“酒香也怕巷子深”
说起品牌,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的感受很深。拉萨作为中国空气最清洁的内陆城市之一,农牧业和生物资源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无奈“长期以来有名无牌,始终是散兵游勇”,结果就是产品价格始终上不去。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一直在开展。陈晓华透露,截至去年底,中国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达125万件,比之2008年的60万件,5年间翻了一番。
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看来,当前无论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观层面,还是从现代农业发展实践的微观层面来看,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都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条件。
“酒香也怕巷子深”,朱保成借用一句古语,概括了品牌对于农业的重要性。“许多品牌产品还没走出国门,这与我们营销促销和宣传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
用品牌提升消费者信心
农业品牌可以通过溢价能力,为企业和农民增收。在有关专家看来,老百姓对食品质量及安全的强烈关注,也是品牌发展的契机,通过品牌,给予消费者信心。
事实上,2013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提出,“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朱保成透露,今年上半年,农业部组织开展的两次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结果显示,蔬菜、水果、茶叶、禽畜产品和水产品5大类产品的总体合格率为96.4%,通过认证和登记的产品检测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总的看,中国的农产品质量是安全的、可靠的、放心的,这为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氛围。”朱保成表示。
发展品牌亦需要策略。“一个县突出一个特色产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一官员介绍说,自治区强调形成品牌后,进行标准化生产。而云南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则表示,“世界茶源”的金字招牌,是该市下一步品牌建设的重点。
国内外互补丰富“菜篮子”
联想控股佳沃集团的“走出去”利用了全球化的资源。该公司副总裁刘旦举例说,每年9月到11月是国内猕猴桃的集中采购期,但在新西兰则是3月到5月,如果可以建立品牌后整合两个地区的产品,就能在国内外全年不间断地提供优质产品。
除了国内外的产品互补,海外的资源禀赋,强大的研发实力、管理水平和模式,都可以为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带来益处。例如,澳大利亚的灌溉技术,美国的大型机械化,拉丁美洲盛产大豆、肉类和水果等,都可“为我所用”。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89-5653-9761。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365667427@qq.com。